犍为玉屏镇大力发展蚕桑产业助力持续稳定脱贫
2020-06-15 14:21:33来源:民营经济网·民企动力
四川是世界蚕丝业的发祥地之一,拥有几千年的栽桑养蚕历史。玉屏镇作为纯农业镇,在蚕桑养殖产业发展上已有数十年,紧紧依托生态环境和土地资源大力发展产业,将土地资源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助力持续稳定脱贫。

桑园

蚕房
“春蚕到死丝方尽。”蚕的一生要经历蚕卵、蚁蚕、蚕宝宝、蚕茧、蚕蛾等阶段,共40多天的时间,期间会经历4次蜕皮,最后吐丝结茧。蚕茧经过煮茧、缫丝、制丝等一系列的工艺后得到蚕丝,可以用于制作被子、服装、化妆品等,蚕丝属于天然纤维,对人体好处颇多。

喂蚕宝宝

采摘桑叶
建设村大力发展蚕桑产业,总共种植蚕桑120亩,修建养蚕大棚2个,占地400余平。蚕桑养殖成本低、效益高而且周期短、风险低。据了解,养1张蚕收入可达1600元,蚕桑基地近年来累计吸收务工1000余人次;凭借养殖经验的不断丰富,以及农技巡回小组的指导,面对脓病、僵病等严重蚕病能迅速科学防治,能极大提高蚕的成活率,大幅提升了蚕桑养殖效益。

结茧簇
据建设村蚕桑园负责人岑保安介绍:“这一批属于春蚕,共16张,下一季蚕开始桑叶量会大大增加,所以夏蚕和秋蚕饲养规模预计最少50张,届时能够解决更多的就近务工。”

岑保安介绍养殖情况

新型结茧簇使用方法演示
“丝含万载情,茧裹物精灵。”栽桑、养蚕、缫丝、制丝,短短几道工序承载的是悠悠五千年的丝绸记忆,是农桑并举的田园写照,是继往开来的美好传承。(罗彬豪 黄照)
责任编辑:张富强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民营经济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如有问题,请联系我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