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企业 > 正文

阳仁强——快乐童年是发现自己,知道热爱,植入梦想

2020-06-04 16:47:56来源:民营经济网·民企动力  

阳仁强——快乐童年是发现自己,知道热爱,植入梦想:5月29日晚9点,在阿拉丁夜话013期“六一”儿童节特别节目中,阿拉丁控股集团董事长、雁栖湖论坛发起人阳仁强与国际儿童教育先锋探索者、馨...

5月29日晚9点,在阿拉丁夜话013期“六一”儿童节特别节目中,阿拉丁控股集团董事长、雁栖湖论坛发起人阳仁强与国际儿童教育先锋探索者、馨德家国际幼儿园创始人马均菲畅谈儿童教育发展的现状与未来,共话“快乐童年 梦想相伴”。

马均菲曾遍访德国、美国、英国、日本等教育大国,吸取优秀教育机构的理念和实践,并结合中国幼儿教育发展实际情况,创办了致力3—6岁幼儿教育的馨德家以及关注6—18+孩子家庭教育规划,致力培养世界公民的众德国际私学。通过办学实践,她不断推动幼儿教育的国际性、远瞻性和未来性,走出了独具特色的办学之路。

夜话中,阳仁强与马均菲分析了中国儿童教育的现状与挑战,探讨了儿童教育产业发展的未来。他们提出让孩子拥抱自然,适当接受竞争和危险教育,推动孩子去发现自己。并认为快乐的童年应该是发现自己,知道热爱,植入梦想。阳仁强还提出了“学前教育+社群经济”这一产业资本化的创新方向。

如果教育全是“鲍鱼海鲜”,就放弃了本质的东西

“因为文化和价值观的问题,中国的家长往往把孩子当成温室里的花养育。”阳仁强与马均菲都认为,一定要让孩子拥抱自然,如果过度呵护,学的技能都是表面功夫,结果是孩子丧失了自己管自己的能力。

“现在的很多教育全是‘鲍鱼海鲜’。而对身体最好的不是鲍鱼海鲜,而是那些粗粮。”阳仁强指出,从原始社会到今天,人类从身体的进化到大脑的进化,本质上都是因为竞争和危险。中国的父母教育一味地把孩子从危险中脱离,失去了一种发现自己最本质的东西。鼓励人相互PK,这可能是最本质、最有价值的儿童教育。中国的父母教育应该更自然一点,自我挑战可能会有点危险,但这就是生命的意义,如果意识不到这个东西,不可能让下一代超越我们。

马均菲也认为,教育层面有“鲍鱼海鲜”是可以的,但必须要把另一部分匹配到。她举例说,现在许多父母非常优秀,但孩子却懒散到需要24小时的护卫和管家或者保姆,好多事情盯着他做他才做。她说:“过度呵护的结果是丧失了自己,孩子应该更生活得本真一点,把生活还给孩子。”

快乐童年是发现自己,知道热爱,植入梦想

阳仁强说,快乐的童年不是一点压力都没有,0—14岁的时候,不管通过什么方式,首先要发现自己。第二,慢慢知道自己热爱什么,因为热爱,所有的压力都是快乐的。还有就是,快乐童年得有梦想,给孩子植入梦想,能找到自己的未来。他认为,一个社会的迷茫,或者一代一代的迷茫,更多是年轻的时候没有更远大的种子,大到事业上的梦想,小到帮助别人,改变别人,这样的梦想可能也是人类社会的意义。“植入梦想的教育,是发现自己的教育,然后给自己梦想,做自己的主人。最终我们的一生,如果没有发现自己,没有过梦想,还是比较干瘪的。”阳仁强说。

马均菲也认为,快乐的童年就是可以按照自己的想法做事情,没有那么多来自于外界的各种压力、评价和比较。他可以有朋友,可以每天在院子里追跑打闹。

学前教育+社群经济学前新规后产业资本化的创新方向

阳仁强认为,“学前教育+社群经济”会成为学前教育新规后产业资本化的创新方向。他指出,怎么把孩子培养好是家长非常关心的,如果把0—6岁孩子的父母连接起来,形成互联网的社群,他们之间有很强的交流沟通需求。把学前教育和互联网融合,教育资产还是放在外面,正好解决了把资产装到上市公司搞一把就走的问题。同时,把父母连接起来之后,为了得到好的口碑,教育机构一定会特别认真把教育质量做好。

阳仁强说,学前教育服务跟社群结合,最终会创造新价值。哪怕有几千个家长,通过社群把他们连接好、服务好,就会进一步推动把教育质量办好。因为每个孩子在成长过程中有巨大的消费,小孩的奶粉、各种玩具,如果这个孩子0—6岁都在你这里待过,感情能延长到18岁,甚至等孩子成功了还可以回来捐赠。

马均菲说,从阳总这里获得了很多对于幼儿园社群方面新的启发。“希望阳总尽早涉入到我们学前教育行业,在我们学前教育领域里插一面大大的旗帜。学前教育需要这样有情怀、有梦想、有生发力的企业家。”她说。

免责声明:市场有风险,选择需谨慎!此文仅供参考,不作买卖依据。

责任编辑:张富强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民营经济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如有问题,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