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误写的“元气森林”为何选择分众电梯媒体强势出圈
2020-06-04 01:40:22来源:民营经济网·民企动力
品牌追随的新消费观到底是什么?
人货场的变迁,每一次调整都会催生新的消费群体或消费行为、诞生新的物种以及掀起新的场景革命。
食中竞争惨烈的“喝”赛道,刀光剑影之间,新老玩家的博弈从未停歇。
不论是满大街的各种网红奶茶店,还是老牌软饮的推陈出新,在解决国人喝什么这个问题上穷尽了各种想象。
去年刮起的新国潮旋风绝对是新消费领域炙手可热的新玩家,不仅稀有,而且珍贵。它集新消费行为+新物种+新场景于一身,最先在衣食两大生活领域大放光彩。
更难能可贵的是,对标成立超百年的可口可乐,饮料一旦出圈,摇身一变就成了某种文化符号的象征,这也是新国潮们一直在努力的方向。
健康成为主流 元気森林走红
在国内软饮料市场 30 多年的发展历史中,碳酸饮料长期处于龙头地位,不过其他软饮料品种代替碳酸饮料的趋势日渐明显。
毕竟喝杯奶茶一时爽,事后的罪恶感可能会萦绕心头好长时间。
那健康的标准是什么呢?
从最近几年的消费趋势来看,如何在口味做出特色的前提下做到更健康,成了当代新消费人群更加关注的饮料特性。
在消费升级这个口号被喊了N多年后,少糖、脱脂、热量低等元素成了商家们瞄准和差异化定位饮品的健康方向。
乘上健康风口的饮料赛道,气泡水这一品类成为众多企业关注的新焦点。
元気森林非常敏锐地捕捉到了饮料行业的新风向,也得以迅速蹿红,4年时间,月销售额增长至近亿元。
2017年,元気森林推出燃茶,主打“无糖0卡”;
2018年,上线苏打气泡水;
2019年,推出宠肌胶原蛋白水,主打“0脂肪”,获称“神仙水”称号。
从品牌定位上来讲,元気森林真正打造了“0糖、0脂、0卡”的概念,并且取得了极高的市场关注度。
0糖0脂0卡是元気森林的基本盘,也成了当下的护城河,元気森林已然在无糖领域处于领导地位。
分众助推占领气泡水市场
据尼尔森全渠道销售数据显示,截至 2019 年 8 月,气泡水的年零售额为 24.5 亿美元,在过去的四年中增长了 54%。
其中,元気森林是气泡水行业市场规模激增的引领者。
成为爆款饮品的元気森林,不可避免的招来了一票模仿者。但在元気森林的品牌势能下,其它竞品的追赶多少显得有些无力。
除了用料上的诚意满满,元気森林在品牌符号化上也是下了很大功夫。很多人在分享的时候潜意识会写成“元气森林”,打不出这个“気”字反而加深了大家的记忆点。而巧妙的地方就在这里,熟悉的词汇加上极具视觉冲击力的毛笔字“気”,让人对这个难拼写出来的 “気”字印象深刻,让“潜意识”里的“元气森林”更具画面色彩,于是产生了品牌符号。
X本身就有一种未知、神秘的意思。同时X也有一种未来,高端的意义,例如美国的X系列实验先进实验机。気虽然只是繁体字,但是字体本身是可以分为“X”和“气”,让元気森林有一种神秘感和高端感,同时这种独特性使得元気森林有更多的差异性。名字上的创新,让消费者更容易记住品牌,便于深化品牌影响。
不仅拥有良好的产品品质,还拥有创意的“元気森林”鲜明的品牌符号,虽然被误写成“元气森林”,但能够让消费者记住你,这才是品牌被记住的核心。

元気森林蹿红的背后少不了“幕后推手”,而且这个推手如今已经覆盖了国内3.1亿主流人群。
它就是分众传媒。益普索Ipsos发布的《2019年中国国内流行广告语受众调研报告》中数据显示:2019年国内81%的品牌流行广告语来自分众电梯媒体。
有了好产品,加上辨识度足够高的产品定位,经过分众的再次放大,消费者心智中已经逐渐把0糖0脂0卡跟元気森林划了等号,也就助推了元気森林登顶气泡水第一品牌。
那么,为什么是分众呢?
电梯——最容易捕捉消费者注意力的场景
碎片化时代,如何高效锁定消费者的注意力变得尤其重要。
那么,消费者的注意力都去哪了呢?
当下主流消费者将非常多的时间花在手机上看视频或浏览资讯,虽然这些内容平台充斥着各种广告,但对企业打造品牌大多无济于事。
而电梯媒体作为线下媒体,处在城市主流人群每天必经的公寓楼、写字楼等生活办公空间,反倒成了捕获消费者注意力的最佳场景。
在低干扰的电梯场景中,广告对用户构成了高频且强制的触达,从而使每天至少4-6次等候与乘坐电梯的用户,对电梯媒体反复播放的广告语记忆更为深刻。
这就对引爆品牌提供了极佳的环境。
所以,电梯这个特殊场景的位置属性,再加上广告高频次强制传播的先天优势,使得品牌在电梯间被引爆的可能性变得极大。
对分众来讲,其已经是全球最大的电梯及影院媒体集团,目前覆盖230多个城市,超过260万个终端,每天覆盖3.1亿具有消费力和风向标价值的城市主流人群。
只有抓住了主流人群,并占领其心智,才能成就企业的爆品梦,这也是为什么2019年国内81%的品牌流行广告语来自分众电梯媒体的核心原因。
毕竟,商业社会产品和服务众多,但消费者的注意力是有限的,如何在合适的场景更高效的影响消费者决策,进而下单购买,才是一家企业能生存下去最核心的要义。
责任编辑:张富强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民营经济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如有问题,请联系我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