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湖股份:本次收购对主业经营能力提升和业绩增厚有利
2020-05-30 15:27:48来源:民营经济网·民企动力
5月27日,大湖股份回复交易所二次问询,对于此前交易所关注的收购对价显著高于同期估值价格问题,大湖股份表示由于两次基准日标的公司的经营情况及财务数据情况均有较大的变化,导致两次基准日的评估对标的公司的盈利预期存在差异,两次评估作价存在差异具备合理性。
早前,大湖股份公告拟合计3.25亿元获得东方华康医疗管理有限公司52%股权,交易完成后,加上今年1月已取得的8%股权,公司将合计持有东方华康60%股权,标志着大湖股份将正式进军康养医院领域。大湖股份本次投资东方华康股东全部权益评估值为人民币6.25亿元,其中包含1.25亿元的增资,增资前资产作价为5亿。根据公告中可比交易案例平均评估增值率575.51%的数据来看,东方华康的评估增值率279.27%远低于可比交易案例。
同时,公告内容中提及为切实保障标的资产盈利预测符合实际状况,待上海金城护理院核定床位数达到804张,常州阳光康复医院、无锡国济康复医院、无锡国济护理院、无锡颐养院总核定床位数达到1150张后,再支付3000万股权转让款。这一新增内容进一步完善了公司本次交易方案,切实保护了中小投资者的利益。
此外,大湖股份表示本次收购形成的大额资金支出不会导致公司负债大幅提升,交易前后资产负债率均低于40%,与同行业公司的45.61%平均值相比仍将处于较低水平。且公司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可以覆盖本次交易和短期负债的金额,未来标的公司的增长趋势较好,因此不会影响上市公司资金周转,且对主业经营能力提升和业绩增厚产生有利影响。
根据公告显示,东方华康是一家以康复医学为特色,集康复医学、护理医学、医养融合为一体的全产业链公司,目前旗下投入运营的医疗康养机构已达5家,分布于上海、无锡和常州,包括2家二级康复专科医院,2家护理院和1家颐养院,均取得当地卫计委颁发的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均核定为营利性医疗机构,均已纳入当地医保定点,可开放专业康复护理床位2100余张。2018至2019年东方华康下属护理院及康复医院主要处于建设期,2020年达到正常经营水平后会对业绩有较大提升,同时在市场需求较高的背景下,未来盈利且业绩大幅增长具备合理性。
东方华康2019年营业收入为8769万元。2020年一季度未经审计的营业收入为3663万元,并实现净利润115万元。笔者近日与东方华康相关负责人沟通中了解到,此次新冠疫情对于东方华康2020年一季度营业收入略有影响,不过4月以来,受疫情控制及好转,旗下医疗机构陆续开放,收治新患者入院,营业收入呈增长趋势。
随着东方华康旗下医疗机构持续运营,医院品牌效应及床位使用率不断提升, 2020年1月,无锡国济康复医院正式成为无锡市工伤保险定点医疗机构,新增工伤康复项目;疫情以来,中医发挥作用日益明显,加上旗下医疗机构中医门诊及高压氧治疗项目陆续开放,收入有望持续增长。
根据《中国卫生健康统计年鉴》及毕马威分析显示,2018年,康复床位从2011年的8万张增加到 2018年的25万张,年复合增长率16.6%。增长速度虽然可观,但人均配置水平仍然较低,中国每千人口康复床位仅0.18张。《全国医疗卫生服务体系规划纲(2015-2020年)》明确提出,床位配置需向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护理和康复病床倾斜。假定以《北京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规划(2016—2020年)》中的人均康复床位每千人0.5张的目标估算,缺口将达45万张。大湖股份布局康复医疗赛道,前景可期。
2018年,中国康复医疗市场总消费约为583亿人民币,2011年至2018年复合增长率为26.9,由于国民康复意识的增强以及对康复市场的持续投入,未来增速将有可能高于历史水平。毕马威认为,中国康复医疗将有望更快进入千亿规模市场,康复医疗服务市场规模将在2021年达到1,032亿人民币。
免责声明:市场有风险,选择需谨慎!此文仅供参考,不作买卖依据。
责任编辑:张富强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民营经济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如有问题,请联系我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