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企业 > 正文

徐留平带领下,一汽集团化危为机逆势上扬

2020-05-28 10:07:50来源:民营经济网·民企动力  

徐留平带领下,一汽集团化危为机逆势上扬:疫情对中国汽车行业造成了猛烈地冲击,汽车销量急速下滑。一汽集团在徐留平领导下坚决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和集团公司战略部署,迅...

疫情对中国汽车行业造成了猛烈地冲击,汽车销量急速下滑。一汽集团在徐留平领导下坚决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和集团公司战略部署,迅速建立联防联控体系,一手抓疫情防控,一手抓复工复产。迅速采取一系列务实且有效的措施,使得疫情防控和复工复产均获得了明显的成效。在这之中,当属红旗的表现最为突出。

在复工的第一天,吉林省委书记巴音朝鲁等一行人就前往了一汽总部的调研,对于疫情防控和复工复产方面进行了相应的指示。转眼一个月多过去了,面对已经 "冲锋陷阵"多日的一汽,巴音朝鲁再度到来,又进行了新一轮的检验。

点赞"顶梁柱",复工复产再提速

犹记得两个月前,巴音朝鲁第一次来到中国一汽之时,曾向这家开启复工的企业提出过五项要求:尽快恢复正常生产经营、做好防疫工作、做好稳产稳扩工作、加快智能制造发展,以及做好疫情之下的企业改革各项工作。

转眼,一个月过去了,中国一汽达到省委书记的要求了吗?答案显然是肯定的。

目前中国一汽所属87户子企业已全部复工,所属16户整车生产单位已全部复产,也正式因为如此,中国一汽才为实现一季度良好开局,稳定市场预期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众所周知,如今疫情之火仍在蔓延,车市也因此而受到重创,2月整体销量大跌仅80%。但尽管如此,中国一汽却克服了这一影响,据悉,1-2月,中国一汽实现整车销售40.2万辆,优于行业平均增速的24.1个百分点;市场占有率18%,同比提升5.3个百分点。

因而,就像第一次来到中国一汽,巴音朝鲁对其在疫情当前做出的反应给予肯定,称其为"有责任、有担当、有谋略、有措施、有信心、有决心"一样,这一次他也对中国一汽中国一汽在疫情防控方面所取得的进展赞不绝口。

他表示,作为全省经济运行的"顶梁柱",一汽在稳定增长中的作用和地位不可替代,希望中国一汽能够再接再厉,在努力打赢这场疫情防控战的全面胜利的同时,为吉林省经济振兴贡献力量。

而之所以能够获得省委书记的点赞,这一切自然都离不开中国一汽所做出的努力。自疫情爆发以来,一汽始终坚持疫情防控和生产经营两手抓两不误,迅速采取一系列务实且有效的措施,使得疫情防控和复工复产均获得了明显的成效。在这之中,当属红旗的表现最为突出。

红旗飘飘,不惧疫情

作为中国车的代表,新红旗品牌自诞生伊始就承载着来自于各方的目光与希冀。因此,在省委书记的两次调研中,红旗品牌始终都是其最为牵肠挂肚的存在。

第一次来到一汽调研时,巴音朝鲁一行就在研发总院造型所听取了一汽红旗整体发展思路,并参观了红旗新上市整车和在研整车。或许是此次参观还不够尽兴,在二度调研时,巴音朝鲁又参观了红旗工厂H总装车间,并查看了红旗轿车生产的情况。

那么,如此备受关注的红旗,在复工复产后的这一场战役中究竟获得了怎样的成绩呢?答案自是令人满意的。

根据红旗官方公布的数据显示,今年2月红旗汽车品牌整车销量为3752辆,同比增长了32.5%,1-2月累计销量为16382辆,同比大增103.8%;放眼整个车市,1、2月实现同比增长的车企寥寥无几,即便是一贯以逆势上扬为著称的日系车也难逃同比大跌的局面,足以见红旗品牌厚积薄发的深厚功力。

而红旗的成功,自是离不开中国一汽面对复工复产时的一系列战略举措。自2月10日正式复工起,为了保障用户购车安全,一汽红旗就制定了"4+3"关爱服务以及"3322"营销策略,全面保障员工及客户安全健康。

随着疫情的逐渐好转,生产工作也逐步走向正轨。3月10日,一汽红旗第一台HS7下线,标志着红旗工厂H总装车间改造项目一阶段正式竣工,这与红旗原计划的竣工时间相比提前了2天。

面临疫情,红旗按部就班地提前完成了任务。这也充分体现了红旗高效的执行力和凝聚力。面对省委书记对于一汽复工工作的肯定,徐留平也给出了承诺,表示一汽将化危为机,通过开源节流、数字化业务创新、国内乃至国际生产供应链管控等,开展行之有效的措施,加快发展和生产链本地化,使一汽尽早恢复正常生产经营秩序。

时隔一个月后,巴音朝鲁再度来到一汽现场办公,体现出了对于中国一汽的疫情防控和经营发展工作的高度重视,而中国一汽也确实不负众望,在战疫情和生产经营的双线作战中取得了新的成绩与进展,体现出了"顶梁柱"的能力与担当。

疫情之下,中国汽车产业受到了重创。但我国车企凭借着不屈的毅力和决心,毅然地与疫情所产生的影响作斗争,争取早日摆脱颓势。相信在各车企的努力之下,我国汽车行业将很快回到正轨。

免责声明:市场有风险,选择需谨慎!此文仅供参考,不作买卖依据。

责任编辑:张富强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民营经济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如有问题,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