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文彬网媒大咖:卫星导航在海上搜救的应用
2020-05-21 00:20:53来源:民营经济网·民企动力
摘要:利用卫星信号系统进行搜索,具有速度快、资源浪费少、可靠精准的特点,通过多个模块的工作,能够随时对搜救进展实施掌握,指挥搜救过程,在通信、信息等方面为搜救提供支撑。
关键词:卫星导航;海上搜救;应用
近年来,随着技术的发展,卫星导航在海上搜救的应用越来越广泛,不管什么灾难,只要需要海上搜救首先考虑的就是以下两个问题:海面风级和海水对信号源的屏蔽。利用卫星信号系统进行搜索,具有速度快、资源浪费少、可靠、精准、信息反馈及时、覆盖面广等特点,可以最大限度的为遇难者争取生存时间。以马航事件为例,马航假如安装上了卫星导航系统,总部会在第一时间掌握飞机的飞行状况,不管是海上搜救还是事故预防,卫星导航系统都可以把最精准的信息反馈出去。
以前我们习惯于最简单的视觉搜救,一般情况下,视觉搜索时海上搜救的一贯用法,按照船只登记的航线,指挥中心对失事区域和航行轨迹进行搜索,还需要考虑洋流等多种因素,因此准确性和有效性都不是很高。由此可以看出,视觉搜索具有很多弊端。航海事业中采用无线电技术历史悠久,对遇险人员的援救起到了不可忽视的作用。作为一种传统意义上的通信息技术,海上无线电对海上船舶遇险搜索救援意义重大。
目前我国的主要卫星导航是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简称是BDS,它是我国研制的一款全球卫星导航与定位系统。北斗系统空间段采用了混合星座,该系统由三种轨道卫星组合而成,使用的高轨卫星与一般的卫星导航系统相比更多,具有更加强的抗遮挡力,特别是在纬度较低的地区,该特点会更加明显。北斗系统为指挥中心提供的导航信号更多,使用多频信号使服务更加准确无误。最后,经过不断发现和创新,北斗系统将通信和导航能力融为一体,具有了短报文通信、报告位置、授时精确、定位准确快速、随时导航等主要功能。
在海上搜救中主要分为两个工作模块,海上应急搜救指挥中心工作人员会辅助搜救中心值班,根据反馈信息利用电子海图实时监控海上搜救终端用户,电子海图融合了北斗导航系统,海上数据和信息搜集更加全面;监控系统接收到遇险信息之后,会根据具体情况决定如何组织和策划,最终制定出切实可行的搜救计划和方案;最后协调、组织相关部门和单位,实施海上营救。随时对搜救进展实施掌握,指挥搜救过程,在通信、信息等方面为搜救提供支撑。
一般情况下,海上遇险求救终端会接收到海上应急搜救指挥中心发布的通知、警告、天气状况、航行路线等信息;在船只出现危险时,求救终端还会发出求救信号,有时是主动发出,有时也会是被动发出,并且还会将遇险者的具体位置上报,有利于搜救人员准确定位并发现遇险者。个人遇险求救终端、船载搜救终端等都是海上遇险求救终端的主要存在形式。
总之,卫星通信系统方便快捷、搜救范围广、反馈信息明确、受外界影响小,如今海上搜救离不开卫星通信,但并不代表其完美无瑕,卫星通信技术还需要在很多方面不断改进和完善,争取为海上搜救提供更多的帮助。
免责声明:市场有风险,选择需谨慎!此文仅供参考,不作买卖依据。
责任编辑:张富强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民营经济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如有问题,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