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针注射器的问世 传统注射胰岛素常见问题或将消失
2020-05-18 14:12:59来源:民营经济网·民企动力
2020年我国大陆糖尿病患病人数性别分布预估
就在去年,国际糖尿病联合会发布第9版的《全球糖尿病地图 (IDF Diabetes Atlas)》,对全球糖尿病的当前形势以及未来的发展趋势进行了系统的分析与预测,全球糖尿病人数已达4.63亿,其中1/4糖尿病患者,约1.164亿(仅中国大陆),来自中国。
65岁以上老年糖尿病患病人数前九名的国家或地区(2019年、2030年、2045年)
不到一年时间,我国糖尿病人数激增1340万人,如此庞大的患病群体,在疾病治疗方式上,胰岛素可以说是除口服药以外的主要治疗手段,胰岛素+胰岛素笔的注射搭配依然是当下糖尿病人的主流选择,在达到控糖目的的同时,相应的用药问题也考验着每一位患者。
尽管我国医护人员在对每一位住院患者的健康宣教中反复提及要轮换注射部位,针头尽量一针一换,但不可否认的是,一些客观因素导致患者依从性并不高,相反,很多患者为了节省经济开支,经常反复使用同一针头,且很少能做到定期轮换注射部位。继而断针、硬结问题层出不穷,这些真实存在的风险直接影响到了血糖控制和并发症发生的快慢。
当胰岛素治疗成糖尿病人唯一可选的治疗方案,是否可以从注射方式上解决上述问题?
Free研究主导者、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内分泌科主任纪立农教授于2019年携我国自主研发的无针注射器受邀参加ADA,于与会研究者分享了Free研究最新成果——“与有针注射胰岛素相比,无针注射糖化血红蛋白(HbA1c)较基线变化非劣效于胰岛素笔组,并且具有统计学优效和临床优效”。
上图为HbA1c变化值(%)对比,NFI为无针组;IP为有针组
此项研究是以糖化血红蛋白为终点,评价无针注射胰岛素与有针注射胰岛素相比的有效性及安全性研究。研究结果证实了胰岛素注射技术的升级可以帮助糖尿病人更好平稳血糖,提高糖化达标率,延缓并发症发生。
达到这样的注射疗效源于无针注射技术独特的压力射流原理和弥散吸收效果。无针注射器内部储压,注射时会将药液从注射器药管前端的微孔推出,在不到0.3秒的时间内,精准穿透表皮、真皮,到达皮下4-6毫米均匀散开,药液穿透真皮后,压力迅速衰减,流体速度大幅下降,以约为3.5厘米的直径弥散在脂肪颗粒间隙,药物吸收的面积增大后,吸收速度更快,有效减少了胰岛素被吸收时对皮下的刺激时间,且整个过程完全没有针头参与,不会加重注射部位皮肤刺激,避免了硬结和断针风险。
有针注射器(左)和无针注射器(右)注射后皮下药液状态示意图
另外,无针注射器因为没有针头,所以在注射体验上要更易舒适,直接提高了患者依从性,改善了患者因恐针问题抵制接受胰岛素治疗的心理。可以说,无针注射技术作为完全有别于传统有针胰岛素的注射方式,为糖尿病患者提供了更好的选择。
免责声明:市场有风险,选择需谨慎!此文仅供参考,不作买卖依据。
责任编辑:张富强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民营经济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如有问题,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