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企业 > 正文

中国著名军旅书法家——郭万象先生

2020-05-14 04:11:48来源:民营经济网·民企动力  

中国著名军旅书法家——郭万象先生:郭万象: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香港国际艺术家联合会会员、中国长城书画家协会会员、著名军旅书法家、神睿教育国学艺术馆创始人。天津静海...

郭万象: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香港国际艺术家联合会会员、中国长城书画家协会会员、著名军旅书法家、神睿教育国学艺术馆创始人。

天津静海人,字天祥,号更新。一九五五年出生。八岁跟父亲学习书法,逐步养成了对书法的酷爱,先后临习了北魏、唐楷、汉隶、旁涉宋、元、明、清等诸家;受过著名书法家欧阳中石、田英章、鲁中南、卜夕阳的指导;是中国书法研究院副院长著名书法家蔡华林的关门弟子。其作品入选第二、三届全国中青年书法作品展,同时也入选各省市举办的书法展并多次获奖。

静静观察在追求书法三昧的洪流中,有一个人值得细细品味,他就是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香港国际艺术家联合会会员、中国人民解放军长城书法协会理事、著名书法家郭万象。

初见郭万象书法佳作,犹如醍醐灌顶,眼前顿时明亮,凝视良久更觉人生深意,并在心中暗自赞叹:这是一位通达文化精髓、悟透书法深意的人,他的作品足以感动来者。

一、家庭熏陶潜移默化,古典滋润朦胧少年。

郭万象,1955年8月出生于天津静海县。年少之时,最喜读古版书画经典名著,郭万象经常说:“他父亲对他的启蒙教育最重要,养成了对书法的酷爱。他父亲温文儒雅,谈吐不凡,写着一手好字,在天津静海都是有名的。所以把书法技艺毫无保留的遗传到他身上,不断的追求和发扬光大。他母亲忠厚老实受过良好的文化教育,年近高龄,仍能流利地背诵《论语》、《孟子》和《道德经》等经典名句,常常令人精神振奋和肃然起敬。这些文化的启蒙和熏陶,像灯塔一样在他的心中闪耀着,滋润着朦胧懂事少年的心田。

上小学后,父亲经常与他一起读临古代名帖,讲述着历史上书法各大家的经典故事。有时带一些报纸、杂志到家里,他看到报纸杂志上有些书画作品觉得好看,就剪下来,细细揣摩,贴在本子上,时不时描着写写画画,从心里与作品之间不断的交流,体验着那种难以言表的快乐。在中学阶段,除了学习之外,由于有书画基础,他还承担了办黑板报的任务,给了他施展才干的舞台和更多发挥的机会。这样,写字画画临摹创新,就伴随他的生活,成为了他的必修课。

二、部队熔炉耕耘不辍,书法三昧自求不已

一切的成长、丰满、茁壮,是在他有幸成为一名军人以后,是部队这个大学校、大集体、大环境、大舞台,培养了他,更成就了他。高中以后,郭万象入伍到北京军区某部队,成为了一名战士。这是他人生之路的重要节点。在回顾往事时,郭万象感慨道:“没有部队,就没有我今天的成绩呀!”

这是肺腑之言。郭万象到部队后,有了环境和平台,可以充分展现自己的才能。有老兵告诉他,你应该去买本书帖来练。他就跑到书店去买了本欧阳询字帖,这是他自己购买临的第一本字帖,一边完成训练任务,一边坚定临帖写字。再后来,又有人指点,临帖要临古名帖,他又去买了几本汉碑字帖。从此,他在买帖、临帖、学帖的道路上就一发不可收拾,沉浸其中,只管进取。他先后临习了北魏、唐楷、汉隶、旁涉宋、元、明、清等诸代名家。他在充满活力的军营里找到了书法之门,并在灯塔光芒中又发现了一片广阔而明媚的空间。

三、名师指导博学通透,翰墨从心精益求精。

在学书法的道路上,他最大的幸运是在85年北京军区司政机关举办了书法培训班,担任本次书法培训班的老师,是著名的书法大家欧阳中石、田英章、鲁中南、卜夕阳,经过他们的指导受益匪浅。他不仅在书法技艺上打下较扎实的功底,通过培训学到了关于书法的演变过程,系统地整理了自己对书法史的整体认识。后来又成为是中国书法研究院副院长著名书法家蔡华林的关门弟子。那时候他书法学习热情高涨,临帖临得近乎疯狂,不只是坚持每天练,有时候甚至会通宵达旦。他说:“有一句名言说,人的区别在于如何度过业余时间。这些年如果说我在书法上取得了一点儿成绩,那就是我把几乎所有的业余时间都用在了学习书法上。”

在学书法的路上,郭万象认为,能有机会经常跟欧阳先生等书法大家在一起,耳濡目染,接受熏陶,得到启发,关键时候还能得到起决定性作用的点拨。这种点拨,的确有“听师一句话,胜读十年书”的功效。比如,欧阳中石先生要求他“既要入雅,又能入俗,做到雅俗共赏”,即让他有一种顿悟之感,明白了自己作品要追求的基调。老老实实地下苦功夫,扎扎实实地炼真本领,获取书法艺术之真经,这或许正是他的大聪明处。所以在书法上不断的研究、不断的创新,有了很大的收获。

四、书到境界法归自然,静心不染悟道至简。

书法是一种不进则退的艺术。如果书法家固步自封,不求变,则很容易成为落伍之人。郭万象认为,书法家不能在前人的基础上有所突破,会很容易写成一手俗字。书法家只有在艺术素养达到一定高度后,才能突破和超越其束缚,显示其艺术的创造力。郭万象创作时,皆能令笔墨从心而出,故其书法精品,既见字形,更见神采。细观郭之佳作:皆形体丰润、状貌动人;筋骨并立、苍秀古雅!观者见之,心追目及,颇有一种“将其收藏于室”的冲动。曾有书法大家共同切磋,体验和感受中国书法之魅力,面对郭万象的即兴佳作时,发自内心感慨:中国书法真是神妙!中国书法是一件可以默契于心,而不可以用语言宣讲之大事。中国的书法之道,的确是大道!它极难用文字去概述。在中国书法的大道之中,确有极大玄妙,但是后世众多的人,常常轻视或者忽视了中国书法的某种妙用。面对郭万象的书法佳作,常常令人闭目沉思,静静体悟人生聚来之时以及远赴之处。平平淡淡却使求者深知,万事皆有细微之理,书法更有其灵妙之境,因此,对于常人粗枝大叶用心疏忽而言,想了解书法的灵妙之处,确实非常不易。

对于那些喜欢经典的古代名家书法,世人大多信心满满追求其境界,不辞辛苦寒冬酷暑临摹其墨迹。但临摹过后,多数轻轻将笔放下,并心生感叹:掌控一支粗细不同之毛笔,究竟有多难?对于这个问题,恐怕只有深入书法三味的人,才有资格去回答。郭万象的书法佳作,也非一日之功,后来者要想效仿,亦非朝夕可成。

五、笔耕不辍淡然自得,教书育人时代传承。

望着那些由郭万象笔下奔涌而出的秀润古雅、筋骨并立的墨迹,对郭万象书法境界的理解,有了一种新领悟:翰墨之道尤为玄妙!这其中的玄妙,也许就体现在那些力透纸背的墨迹上。

近年来,郭万象书法成就令人赞叹称奇,对于书法教学他更是乐此不疲。他成立了神睿教育国学馆,专门讲授书法等传统国学文化教育。为了教学方便,编辑出版了《郭万象书法作品集》,无论事物再多工作再忙,总是想方设法满足求学者的要求。由于各地学生年龄不同,家庭背景不同,教育程度不同,郭万象从中国书法史、书法技法、临帖、创作等各个方面细心地言传身教。例如讲到行书时,对形成与发展、行书的笔法以及行书的间架结构和行书的章法形式,他都会不厌其烦地教给学生。每当遇到学生的提问,他亲自示范作品,纠正指导,学生们很快就能学到书法的基础知识,他的课也深受各类学生的欢迎。郭万象说:“书法界都在不断寻找新的定位目标,不断寻求新的发展创新,如果在书法教育中能为大家作点贡献,是我的幸运非常值得的,再苦再累我也高兴。”

郭万象认为:学养和书法,在历史当中从来也没有分开过。古代书画大家,都有非常深厚的文学素养,学养不深,书画不透。传承于世的书画精品,与作者之间一定是“如其志、如其学、如其才,如其人”。在志、学、才中间,可以看到满满的全是文化素养。由古至今,书法从来都不是单独存在的文艺,而是道法自然的综合体。只是现在越来越细分化的生活,现代人没有真正分清,给人们带来了似乎艺术也要细分的错觉,这一点是非常荒谬的现实存在。

六、修身明德静心至善,言谈举止内求福慧。

郭万象长期坚持养成了三点习惯:即每天读一点书、临一点帖、写一点作品。他和亲朋小聚促膝长谈,与好友唱和古典诗词,邀志士闲话听琴下棋,与大家一起同呼吸共命运,心心相印关爱相连,目的是不脱离这个时代,感悟发展中的真情。对于今天的他,虽然已经退休多年,但仍然乐此不彼,做了很多社会公益事情。哪里有需求哪里有需要,他都主动去帮助主动去支持。他说:“每个人身上都有自身长处闪光点,都有值得我学习的地方。我喜欢跟他们聊天,向他们学习,长久养成的习惯,让我能拓开思维限制,创新思路感悟,激发热情灵感呢。”

他不愿做单纯的书法工匠,而是以书法为切入点,去探求体悟宇宙人生真相。尽量去书写自己有感而发的东西,用自己的感悟体会去叙述一个事情,或者一个地区的历史或文化,展现对当今社会的感受。笔墨当随时代,更随时代推陈出新。书法家不能老去抄写祖先的经典,更要有表现这个时代的激情和作品。历史总是要留下每个时代的东西,而这个时代是历史上少有的令人振奋的新时代。当代书法家应该写一些自己的、有感而发的东西,它不仅属于自己,更属于这个时代。

如今,历史发展进入了新时代,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成为主旋律,文化自信再创辉煌,是新一代文化工作者义不容辞的职责。郭万象深知自己历史的使命和肩上的责任,在书法事业上孜孜不倦追求着,为了实现中国梦和更美好的未来阔步前进。

地址:广州市天河区育新街神睿教育国学艺术馆2楼墨龙轩

责任编辑:张富强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民营经济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如有问题,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