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环股份一季报稳增长,光伏半导体双轮驱动凸显价值
2020-05-01 04:53:17来源:民营经济网·民企动力
4月28日晚,中环股份(002129.SZ)发布2020年一季报。报告显示,2020年一季度中环股份实现营业收入45.17亿元,同比增长18.14%;归母净利润2.52亿元,同比增长34.47%;基本每股收益0.09元,同比增长34.42%;总资产达到506.77亿元,同比增长3.17%。
逆境中稳增长显价值
结合公开资料与公告数据,中环股份一季度在积极投身防疫抗疫的同时满产满销、逆势增长、“双战双赢”,主要经济指标均保持较快增长。一季报反映出中环股份在逆境中的企业韧性,一手抓防疫抗疫,一手抓生产经营,投资扩产抓发展,呈现出规模稳增长,盈利稳增长的良好态势。
同时,通过对比发现,中环股份的现金流状况也在持续改善。中环股份一季度实现经营性现金流量净额6.10亿元,同比增长超过60%;货币资金85.47亿元,较2019年末增长超过10%。同时,受益于积极拓展融资渠道及良好的资金管理,中环股份一季度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流入持续增加,而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流出也较上期大幅下降。
在疫情期间普遍低迷的股票市场上,中环股份也证明了其突出的投资价值,年初至今,中环股份(002129.SZ)的股票涨幅已超过36%。
210硅片合纵连横引领光伏5.0时代
当然,相比盈利、股价,更令人欣喜的就是,去年底至今,中环股份在光伏和半导体领域的双线推进下,发展路径愈发清晰,未来高价值更为确定。
在光伏行业,中环股份的区熔硅单晶国内市场占有率达65%以上,产量和市占率连续5年居国内同行业首位,产销规模居世界前三。在如此大的市场优势之下,去年下半年中环股份又发布了对行业颠覆性影响的12英寸超大光伏硅片“夸父”产品。
据中环介绍,210光伏硅片技术突破了行业传统尺寸,带来了更高的光电转换效率、更高的生产制造效率,工业4.0客制化柔性制造能够大幅降低度电成本。或许在发布之初尚有人对光伏大硅片的实践性存疑,但随着下游产业链积极适配、逐步导入,中环的210大硅片已经引领行业正式迈入光伏5.0时代。
消息显示,爱旭、通威、东方日升、天合光能等下游电池、组件及相关配套环节都开启了基于G12单晶硅片的协同创新并且成绩显著。同时,中环股份内蒙五期G12工厂也在如期上量进程中,到今年年末可达到15GW产能。
半导体硅片国产化在望加码打造高增长引擎
而在目前炙手可热的半导体行业,中环股份作为国内最早开始做半导体硅片的企业,具有不容小觑的实力。据了解,截止2019年底中环股份已经具备2-6英寸硅片产能约30万片/月,8英寸约70万片/月,12英寸2万片/月,同时2019年半导体材料业务实现收入12.4亿元,毛利率达到25.66%,在半导体硅片行业中环股份已经成为国内龙头。
就在今年2月,中环股份修订定增预案拟通过定增募资50亿元投资建设月产75万片8英寸抛光片和月产15万片12英寸抛光片生产线。可以预想该项目投产后中环的8英寸硅片产能将进一步增加,并实现12英寸硅片的量产,不仅能够为国内和国际晶圆制造商提供优质且稳定的原材料,而且能够填补目前大尺寸半导体硅片制造领域的产能缺口。
更为重要的是,随着全球疫情蔓延,全球硅片寡头垄断进口受限让国内市场已经深刻地意识到半导体材料国产替代的迫切性、“自主可控”的重大意义,中环股份这样在半导体硅片领域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企业在近期也受到国家和市场的高度关注。从一季报公布的股东名单可以看到,中环股份颇受机构青睐,除了社保基金、保险公司以外,还有三只半导体主题基金格外显眼,分别为华夏国证半导体芯片交易型开放式指数证券投资基金、国泰CES半导体行业交易型开放式指数证券投资基金、广发国证半导体芯片交易型开放式指数证券投资基金,为中环股份第三、第五、第八大流通股东。
责任编辑:张富强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民营经济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如有问题,请联系我们!